|
關于征集四川省生態環境標準(2020—2025年)制修訂項目需求的函各市(州)生態環境局,有關高校、科研機構,廳機關相關處(室)及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強化環境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環境監管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支撐。現開展2020-2025年四川省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項目需求征集工作,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項目條件 (一)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等需要,建立和完善我省生態環境標準體系,適應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的項目。 (二)國家、行業未制訂標準或標準設定指標寬松不滿足我省生態環境發展需求的項目。 (三)環境保護執法和管理工作需要且已具備完善的執法和管理手段的項目。 (四)具備可靠的科學研究基礎條件,可在2020—2025年的工作周期內完成制修訂工作的項目。 二、項目類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關于加強地方環保標準工作的指導意見》(環辦〔2014〕49號)等相關規定,本次征集標準項目類別為地方環境質量、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環境監測和環境管理規范。 (一)環境質量標準 1.以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為目標,補充完善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以我省水、氣、土、聲等環境要素質量改善為出發點,制修訂有關環境質量標準。 2.結合流域、區域精細化環境管理,制修訂流域、區域環境質量標準。 (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1.針對重點區域,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1)嚴格實施現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后,環境質量仍然不能達標的地區; (2)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環保規劃、計劃確定的重點地區; (3)產業集中度高、環境問題突出、當地群眾反映強烈的地區; (4)地方特色產業或特有污染物造成環境問題的地區; (5)國家標準相關規定不能滿足當地環境管理要求,需要進一步細化明確的地區。 2.針對流域、區域污染特征,制修訂流域、區域綜合性排放標準。 3.其他適用于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領域。 (三)環境監測類標準(規范) 根據最新環境管理需求和監測技術進展,制修訂支撐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實施的創新性環境監測類標準(規范)。 1.制修訂環境監測分析方法。 2.制修訂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3.制修訂環境監測儀器技術要求。 4.制修訂標準樣品標準。 (四)環境管理類標準(規范) 1.支撐生態文明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制修訂配套評價指標體系。 2.支撐環境管理基本制度,配合排污許可、環境影響評價及“三同時”等環境管理制度。制修訂排污許可技術規范、最佳可行技術、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等。 3.支撐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環境各要素中的污染防治和環境監管建設要求,結合全省大氣、水、土壤、噪聲、光、惡臭、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等各領域,制修訂污染防治管理規范、工程驗收技術指南,以及污染場地修復和風險評估等技術規范等。 4.支撐全省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制修訂生態保護紅線成效評估、監管技術指南,建立自然保護地監管標準體系以及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技術規范等。 5.滿足核與輻射日常監管工作需要,支撐環境安全管理要求,制修訂相關管理標準(規范)。 6.銜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工作,制修訂配合環境執法的相關管理標準(規范)。 7.支撐應對氣候變化管理工作和綠色循環發展要求,推進踐行低碳理念和低碳城市建設,研究建立地方低碳發展標準和行業規范,制修訂環境友好型產品、清潔生產等技術規范等。 8.其他適用于環境管理類標準(規范)制修訂項目的領域。 三、材料報送 請各單位填寫《四川省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項目建議表》(見附件)并加蓋單位公章,于2019年10月18日前報送我廳,電子版發至指定郵箱。
聯 系 人: 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 楊夢柳 聯系方式:028-62090135 聯系郵箱:scaeppfb@163.com 聯 系 人: 生態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 王宇澄 聯系方式:028-80589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