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卵石地層盾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與高效掘進技術砂卵石地層具散粒性、強透水性、高磨耗性等顯著特征,國內外均缺乏在該地層下建設盾構隧道的經驗。鑒于該地層盾構施工出現盾構掘進失控、隧道結構失穩、機具磨損失效的風險極高,誘發重大安全事故的概率極大,掘進效率較為低下。 團隊歷經10 余年技術研發,發明了泥水平衡盾構和土壓平衡盾構的掘進模擬系統、施工期管片結構的內力分析方法與承壓止水檢驗技術以及刀盤刀具優化配置與耐磨保護及刀具快速更換技術等,成功解決了開挖面失穩、地表坍陷、螺旋機噴涌、地層劈裂等盾構掘進失控等難題,保障了盾構掘進安全。
泥水平衡盾構掘進模擬系統 土壓平衡盾構掘進模擬系統 施工期隧道結構分析模型 應用領域:成果在成都、南京等多座城市地鐵,以及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電力、輸水等盾構隧道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成都地鐵前期4 條線路應用了本項目整體技術,施工安全可靠,平均月進度突破300米。 知識產權情況:砂卵石地層盾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與高效掘進技術獲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相關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授權發明專利 10 項、實用新型專利 10 項,出版論著 2 部、發表論文100 余篇(SCI/EI 收錄50 余篇)。 團隊簡介:第一完成人簡介:何川,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大型及復雜隧道工程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973、863、科技支撐、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省部級及重大工程建設科研項目/課題70多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7部,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參編國家/地方及行業規范標準6部。主持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省部級及國家一級學會科技獎20 多項,其中主持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成就獎、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等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