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電氣化鐵路有兩大技術問題,一是過分相,這是世界性難題,分相造成無電區,嚴重影響列車運行安全和效率,二是電能質量問題,它增加了鐵路和電網的附加投資和運行風險。
本技術以主變和組合式同相補償裝置為基礎,能用最小容量和最小經濟代價取消電分相,消除無電區,改善電能質量。
與國內外同類技術相比,本技術優勢突出、節能8~20%、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是牽引供電領域革命性的新技術,填補世界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山西中南通道同相供電項目

京滬高速鐵路電能質量治理項目 溫州市域鐵路S1線同相供電項目
應用領域:本技術主要應用于高速鐵路、重載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等交流電氣化鐵路。目前已推廣應用于中國鐵路總公司高速重載綜合試驗項目沙峪牽引變電所,京滬高速鐵路諧波綜合治理項目周立營牽引變電所,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示范線工程溫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工程溫州南牽引變電所。裝置運行穩定可靠,性能優良。正在實施中的項目包括神華集團新準鐵路貫通同相供電工程2座牽引變電所,溫州市域鐵路S1線二期工程和S2線,廣州軌道交通18號線和22號線。此外還有多個國家干線鐵路、市域鐵路項目處于應用研究中。
知識產權情況: 擁有系列發明專利(已授權)包括一種交流電氣化鐵道貫通同相供電系統ZL201210506968.2、一種單相三相組合式同相供變電裝置ZL201210583674.X、一種單相組合式同相供變電 構造ZL201310227591.1、一種電氣化鐵路牽引網分段供電分布式保護系統ZL201410624679.1等30余項。
團隊簡介:李群湛,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成就獎獲得者,長期從事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李群湛科研團隊目前擁有47名成員,其中教師團隊15人,開發團隊32人。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300余名,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400余篇,獲得國家專利100余項。
所屬學院:西南交通大學
聯系電話:13908068987
郵箱:sfxie@swjtu.edu.cn
聯系人:解紹鋒
成熟度:已成熟,處于推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