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顧問朱美芳院士談纖維的來源、作用及發展面向科技前沿,點燃學術熱情。2023年10月22日下午,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朱美芳教授,為師生們帶來 “纖維材料 引領未來”主題報告。 朱美芳院士的“纖維材料 引領未來”主題報告從“纖維之源從何來”“纖維之美今何在”“纖維之魅今何去”三個方面,介紹了纖維的來源、重要作用以及纖維未來的發展趨勢,報告開拓了師生的學術科研視野,啟發了專業學習興趣。 纖維材料的發展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國家戰略。朱院士以“纖維之源”為主線,回溯纖維材料的發展歷史。 報告中朱院士介紹到,五大合成纖維起源于歐美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高度重視材料科學的發展,將其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國的纖維材料產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艱辛發展與歷史性跨越。隨著中國材料科學的研究進展,纖維材料的應用領域也覆蓋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軍工等方方面面,中國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也擁有了越來越大的話語權。 朱院士立足實際,介紹了纖維材料的發展現狀,帶領同學們感悟“纖維之美”。朱院士提到,團隊在通用纖維功能化方面已經開發了4大系列15類功能產品,產品附加值提高了1.8-3.5倍,近五年促進企業新增產值超百億;而防護材料方面,團隊與企業深度合作,打破了美國杜邦40年來的技術壁壘,現已建成2500萬平方米/年的生產線。如今,通過分子設計纖維材料也為水汽動態梯度分布可視化、高分子結晶度可視化在內的多種可視化帶來可能,水凝膠光纖也克服了含水纖維的制備難題,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纖維復合氣凝膠以及應用氣紡絲技術制成的陶瓷纖維也均表現出熱力學穩定性好、隔熱好等多種優良性能,智能纖維更是實現了纖維的能量管理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使得纖維材料更為高效和智能。 朱院士通過對纖維材料發展趨勢的介紹,展望了纖維材料的發展前景。朱美芳院士認為未來纖維學科要牢牢把握住“一個國際會議”“一個國際大獎”“一本纖維期刊”“一個科普平臺”“一個國際聯盟”等“五個一工程”,基于材料、信息、生物、機械等學科交叉融合與技術突破,向多材料、多結構、多功能的綠色、超性能、智能纖維材料的方向發展。 朱院士既是我國合成纖維科研成果轉化路上的引路者,也是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她非常注重培養女性科研人才的培養。她以自身經歷鼓勵在場的同學們自信、善良、堅強,凝聚巾幗力量,積極投身材料科學的科研事業。 朱院士全面而專業的報告讓師生們深入了解了纖維材料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啟發了大家對于科研問題的發現、思考和解決,激勵了師生們繼續勇攀科研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