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衛星導航產業是由衛星定位導航授時系統和用戶終端系統制造產業、衛星定位系統運營維護和導航信息服務等方面組成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大力發展衛星導航產業,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為促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規模化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結合實施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和形勢
(一)國際上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迅猛,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目前,國際衛星導航產業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導航服務性能不斷提升,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衛星導航技術應用已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二)全球競相建設衛星導航系統,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演進。在我國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同時,美國進一步強化完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歐盟、日本和印度等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也競相發展。同時,全球衛星導航產業呈現出從單一GPS應用向多系統兼容應用轉變,從以導航應用為主向導航與移動通信、互聯網等融合應用轉變,從終端應用為主向產品與服務并重轉變三大發展趨勢。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國際格局以及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必將促進衛星導航技術在更廣泛領域深度應用,推動衛星導航及相關產業全面發展。
(三)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我國衛星導航應用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發展迅速,導航芯片、天線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并實現了產品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具備區域服務能力,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等諸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全球系統建設。隨著衛星導航與交通運輸、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應用技術水平顯著提高,產品制造和服務能力快速提升,我國已成為車載導航終端產品的主要出口國。
(四)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系統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和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多重壓力。隨著現代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創新性和綜合性的時空信息服務需求日益強烈,未來基于短報文通信等特色優勢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民經濟關鍵領域、行業、公共服務及大眾市場的應用將得到極大拓展,融合移動通信、互聯網技術的位置服務應用,將有力推動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結構升級,釋放出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在全球衛星導航多系統并存競爭和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衛星導航產業仍面臨突出問題:一是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應用主要依賴國外系統;二是缺乏統籌規劃,地面應用基礎設施整體能力不足與重復建設并存;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術,集成應用能力薄弱,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市場空間被嚴重擠壓;四是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尚不健全,產業集中度低,缺少龍頭企業,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因此,需要加快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推動民用應用系統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轉移,促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和用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以未來經濟社會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培育服務新業態、擴大市場應用、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核心,構建產業體系,夯實產業基礎,完善政策環境,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強化產業發展規劃,理清產業發展優先次序和關鍵環節,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優化區域布局,做好與國家相關科技重大專項和規劃的銜接,引導形成良好的衛星導航產業協調發展格局,避免盲目發展和重復建設。
2.市場主導,政策推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企業主體積極性。完善應用服務政策,著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強政策引導,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國家安全,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防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關鍵領域的應用。
3.夯實基礎,強化創新。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計量標準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利用和人才培養,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強技術與應用、商業模式與產業組織創新,推動形成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4.開放兼容,合作共進。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行長期穩定、開放兼容的國際服務政策,不斷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應用服務能力,培育國際合作與競爭優勢,積極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國際化與產業化的協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應用規模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形成競爭力較強的導航與位置、時間服務產業鏈,形成一批衛星導航產業聚集區,培育一批行業骨干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產業體系。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逐步提升,在統籌考慮科研布局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科技資源,推動衛星導航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增強持續創新能力。突破芯片、嵌入式軟件等領域的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專利和技術標準,支撐行業技術進步和應用模式創新。
——應用規模和水平明顯提升。衛星導航技術在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能源(電力)、金融、通信等重要領域,全面應用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在重點行業和個人消費市場以及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規模化應用。
——基本具備開放兼容的全球服務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服務性能進一步提升,實現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與互操作,北斗應用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三、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
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圍繞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著力關鍵技術研發和市場培育,提升產業發展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