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
Sichuan scientific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moting association
促進會簡介
促進會章程
組織架構
領導介紹
大事記
促進會月刊
促進會動態
科技要聞
會員動態
通知公告
“智慧藍領”云課堂
信息公開
服務功能
服務案例
政策庫
專家庫
機構庫
高層次人才
政策服務
團體會員申請
個人會員申請
會費標準與管理辦法
會員自律公約
會員風采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癥”“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倫敦理工學院與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用基因編輯技術對雞的細胞蛋白進行修改,可以有效阻止禽流感病毒在雞群中的傳染和傳播,為從源頭上阻止禽流感病毒大規模暴發找到了新方法。
專家表示,未來醫院的發展方向將是以疾病領域為基礎,建立覆蓋疾病管理全流程的生態系統,覆蓋患者疾病教育、預防、診斷、治療與康復全過程。
近日,浙江大學物理學系和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王大偉研究員和王浩華教授聯合國內外多個相關團隊,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統中合成了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演示了利用手征自旋態制備量子糾纏的新方法。這項研究于當地時間2019年1月21日被著名期刊《自然-物理》報道。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11日下午傳來捷報。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順利完成互拍成像,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探月工程“五戰五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實況。劉鶴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今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于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新華社成都11月29日電,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超分辨光刻裝備研制”29日通過驗收。該光刻機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制,光刻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雙重曝光技術后,未來還可用于制造10納米級別的芯片。
在我國以往的載人航天活動中,回收的神舟飛船載人艙重量約為3.5噸。2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了解到,該所研制的大型群傘系統和大載重著陸緩沖系統結合,可將回收重量增加到7噸以上,與美國新一代獵戶座飛船達到同一水平。
11月2日,雙流區政協科協科技界別組就雙流區“技能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轉化暨2023年度讀書與實踐活動”開展界別協商,并召開協商座談會。區政協副主席劉昶、區政協經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發力,加快推動高校院所與雙流區電子信息產業精準對接、產學研合作,促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10月9—10日,由中共成都市委人才辦、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成都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成都院士聯合會、
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一、學會基本情況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是由多名中國兩院院士、四川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服務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國科協中央文明辦關于深入實施文明實踐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的通知》...
2023年2月15日下午,第二屆“科創中國·天府科技云服務大會”成都分會場一活動在成都科技會堂順利召開,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羅蓉、副主席李展、機關黨委書記張耘
2月7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廳正式公布了《關于表揚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單位的通報》(川科發〔2023〕3號),對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成效突出的部
為充分發揮社會獎勵的積極作用,表彰通過產學研合作
取得的突出創新成果,依據《川渝產學研創新成果獎評獎辦
法(試行)》的相關細則,經評審委員會評審,決定授予《
Copyright @ 2016-2019 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70249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