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
Sichuan scientific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moting association
促進會簡介
促進會章程
組織架構
領導介紹
大事記
促進會月刊
促進會動態
科技要聞
會員動態
通知公告
“智慧藍領”云課堂
信息公開
服務功能
服務案例
政策庫
專家庫
機構庫
高層次人才
政策服務
團體會員申請
個人會員申請
會費標準與管理辦法
會員自律公約
會員風采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劉志讓日前向記者介紹,該院正聯合國內核動力相關研究設計單位,開展空間核動力方案論證和關鍵技術研究工作,后續將形成核熱、核電等多種方案,拓展空間任務的適應性。
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突破了高溫貴金屬催化加氫來調控二氧化釩相變的傳統方法,實現了利用金屬吸附驅動酸溶液的質子摻雜進入二氧化釩材料實現溫和條件下極低成本的材料加氫,發明了堪稱“化腐蝕為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2018年2月24日訊,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發函,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也就是所謂的“順豐機場”。順豐控股將成為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自己機場的快遞公司。
2018年2月10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10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研制出可利用人體體溫發電的新材料,預計未來5年能夠為藍牙耳機、健康監測器、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據南京大學官網消息,近日,該校及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利用國家天文臺郭守敬望遠鏡(LAMOST)觀測數據發現了一類新的太陽系外行星族群——熱海星(Hoptunes)。這一發現為揭開熱木星成因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后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今天凌晨,國際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此項成果。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如何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怎樣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十二五”以來,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產業規模超過3.5萬億元;2016年,我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分別為23077件和11562件,均名列全球第2位。
11月2日,雙流區政協科協科技界別組就雙流區“技能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轉化暨2023年度讀書與實踐活動”開展界別協商,并召開協商座談會。區政協副主席劉昶、區政協經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發力,加快推動高校院所與雙流區電子信息產業精準對接、產學研合作,促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10月9—10日,由中共成都市委人才辦、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成都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成都院士聯合會、
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一、學會基本情況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是由多名中國兩院院士、四川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服務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國科協中央文明辦關于深入實施文明實踐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的通知》...
2023年2月15日下午,第二屆“科創中國·天府科技云服務大會”成都分會場一活動在成都科技會堂順利召開,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羅蓉、副主席李展、機關黨委書記張耘
2月7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廳正式公布了《關于表揚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單位的通報》(川科發〔2023〕3號),對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成效突出的部
為充分發揮社會獎勵的積極作用,表彰通過產學研合作
取得的突出創新成果,依據《川渝產學研創新成果獎評獎辦
法(試行)》的相關細則,經評審委員會評審,決定授予《
Copyright @ 2016-2019 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70249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