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
Sichuan scientific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moting association
促進會簡介
促進會章程
組織架構
領導介紹
大事記
促進會月刊
促進會動態
科技要聞
會員動態
通知公告
“智慧藍領”云課堂
信息公開
服務功能
服務案例
政策庫
專家庫
機構庫
高層次人才
政策服務
團體會員申請
個人會員申請
會費標準與管理辦法
會員自律公約
會員風采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1日發布的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科研產出規模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我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將于11月2日搭乘“雪龍”號前往南極。本次考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在距離南極中山站28公里的冰蓋上,建設我國第一個南極永久機場。
北京科技大學邢獻然、陳駿教授團隊創新研究理念,運用“相界面應變”制備超強鐵電薄膜,在負熱膨脹體系鐵電研究領域獲得重要成果。8月3日,該項研究成果以《通過相界面應變制備巨大極化的超四方薄膜》為題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
在近地軌道上發射三顆衛星,構成等邊三角形衛星編隊,通過慣性傳感器、激光干涉測距等系列核心技術,“感知”來自宇宙的引力波信號,探索宇宙的秘密。三顆星,形似太空里架起的一把豎琴,可聆聽宇宙深處引力波的“聲音”,這是我國科學家提出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徐英教授課題組主持研發的世界首套基于超聲技術的水下兩相濕氣流量測量裝置通過中國船級社CCS的型式認可,并正式發布。
2018年 8月24日,由四川省投資促進局、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川商雜志社主辦的以“逐夢40年,致敬她力量”為主題的2018魅力女川商年度盛典在成都路易藝術城堡舉行。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加拿大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在22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首次實現并觀察了反氫內基準的原子能量躍遷——萊曼-α(Lyman-alpha)躍遷,向冷卻和操縱反物質的基本形式邁近了一步。
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任天令團隊研發出多層石墨烯表皮電子皮膚,該器件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可以直接貼覆在皮膚上用于探測呼吸、心率、發聲等,未來在運動監測、睡眠監測、生物醫療等方面具有重大應用前景。
11月2日,雙流區政協科協科技界別組就雙流區“技能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轉化暨2023年度讀書與實踐活動”開展界別協商,并召開協商座談會。區政協副主席劉昶、區政協經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發力,加快推動高校院所與雙流區電子信息產業精準對接、產學研合作,促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10月9—10日,由中共成都市委人才辦、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成都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成都院士聯合會、
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一、學會基本情況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是由多名中國兩院院士、四川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服務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國科協中央文明辦關于深入實施文明實踐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的通知》...
2023年2月15日下午,第二屆“科創中國·天府科技云服務大會”成都分會場一活動在成都科技會堂順利召開,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羅蓉、副主席李展、機關黨委書記張耘
2月7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廳正式公布了《關于表揚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單位的通報》(川科發〔2023〕3號),對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成效突出的部
為充分發揮社會獎勵的積極作用,表彰通過產學研合作
取得的突出創新成果,依據《川渝產學研創新成果獎評獎辦
法(試行)》的相關細則,經評審委員會評審,決定授予《
Copyright @ 2016-2019 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70249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