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長石碧院士出席秸稈等生物質制備汽柴油項目成果匯報及戰略聯盟簽約儀式座談會現場 12月15日,四川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石化煉化集團洛陽技術研發中心、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百優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在鄭州聯合發布了“秸稈等生物質制備汽柴油”科技開發成果,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永康到會祝賀。 石碧院士講話 胡永康院士講話 石油冶煉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永康在會議現場表示,我國每年可利用的秸稈為7億噸,同時石油資源十分匱乏。2018 年原油凈進口量達到4.6億噸,超過70%靠進口。如果將我國的秸稈50%加以利用即可生產超過5000萬噸汽柴油,可以有效減少對石油進口的過度依賴,降低我國的能源安全風險。同時,化石燃料使用是大氣污染主要原因之一,而使用生物質燃料產生的CO2與植物生長過程吸收大量CO2在數量上保持平衡,被稱之為CO2中性燃料,每年利用1噸生物質燃料可以減少2噸CO2 排放,對保護和改善全球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由于該項技術原料并不僅限于我國的秸稈,東盟等熱帶和亞熱帶國家適合種植的能源草,如柬埔寨的皇竹草、馬來西亞急需處理的棕櫚葉和椰殼等廢棄生物質(超過3億噸/年)、俄羅斯等木材加工發達國家產生的林業廢棄物等,將本項目工業化后,可以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輸出項目技術和裝備,開展跨國互聯互通合作,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簽約儀式現場 目前,經五方合作團隊的研發,年產1萬噸生物汽柴油工業示范項目的開發、設計已完成,正在河南濮陽范縣建設中,預計2020年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