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省級產融合作試點申報工作的通知时间:2017-08-31 作者:促進會秘書處【原创】 總體要求 申報開展省級產融合作試點的主體要聚合產業資源、金融資源、政策資源,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產業信息與金融機構對接機制基本建立并有序運轉,金融服務產業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重點產業健康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 試點內容 加強產融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完善溝通交流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充分利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產融對接信息服務平臺”、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和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貨幣信貸大數據監測分析系統“天府融通”平臺,建立企業、產業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動機制;完善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清單,積極開展產融對接活動,及時有效向企業和金融機構傳遞產業、環保、財政、金融等政策信息。 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幫助企業完善內控制度和公司治理,提高企業資金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探索小微企業信用評級和名單制管理,推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授信管理機制。依法合規發布企業“白名單”等信息,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及時發布失信主體“黑名單”,防范企業逃廢債務、虛假詐騙融資等失信行為。 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 根據產業特點和地區差異,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適合產業發展、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結合企業“三表” “三單” “兩品”等非財務信息,圍繞新型產業鏈和創新鏈,運用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和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專利權質押貸款等方式,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增強對新興產業的融資支持。 完善產業鏈金融服務 支持大企業設立產業創投基金。鼓勵產業鏈核心企業通過“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開展抵押融資業務,積極探索倉單質押貸款、票據貼現、保理等產業鏈金融業務,有效滿足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需求。大力培育發展企業財務公司,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積極推動有條件的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積極支持中小企業開展融資租賃融資,盤活資源,夯實資金鏈,推動實現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探索各類基金合作的新模式 鼓勵地方設立面向制造業的產業基金,促進中央層面產業基金與地方產業基金協調互動,有效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引導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支持本地區重點產業發展。 科學規范應急轉貸資金 在依法合規的條件下,規范應急轉貸金的使用、管理;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落實好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等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還款方式創新,有效防范和化解企業因流動資金鏈斷裂而引起的風險。依法合規地探索利用民間資金,緩解企業資金周轉難題。 創新完善風險分擔機制 鼓勵符合條件的地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爭取投貸聯動業務試點。積極探索建立銀行、政府、融資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參與的風險分擔機制,地方政府可通過設立基金(基金池)分擔或直接分擔方式,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制造業領域的信貸投入,有效降低信貸風險。進一步完善銀行與融資擔保機構、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的合作機制,建立合理的企業貸款風險分擔和利率協商機制。 大力推動企業直接融資 加強上市掛牌企業后備資源庫建設,推進制造業領域資產證券化,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制造業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上市、融資,鼓勵制造業企業在境外上市融資,促進重點領域制造業企業做優做強。支持創新型、科技型、成長型制造業企業在“新三板”、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實現跨越發展。 創新財政金融有效互動的模式 鼓勵地方政府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加強產業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的融合,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通過PPP模式支持產業園區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運營。 其他試點內容 試點地區可選擇《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銀監會四川監管局、中國證監會四川監管局、中國保監會四川監管局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關于加強銀企對接促進產融合作的通知》中的內容開展試點;也可結合實際,依法依規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內容開展試點。 申報條件 申報的主體是各市(州)、縣(市、區)及經濟區域(自貿區、產業園區),應具備產業基礎較好、金融資源豐富、政府對產融合作工作高度重視、產融合作具有一定基礎等條件。 國家級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成都市、綿陽市不再申請開展省級產融合作試點,但所轄縣(市、區)、經濟區域可申報開展省級產融合作試點。 申報時限 2017年9月15日前. |